发布时间:2025-10-15 17:58:32    次浏览
~观点·趋势~掷地有声的观点,让脑力一起激荡 地球的生命距今 42 亿年,如果缩短为 1 天的话,人类的出现不过区区 16 分钟,工业革命也刚刚出现不到 2 秒。但就是这短短的 2 秒钟,我们对母体行星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已经接近 70%。面对着日益拥挤的环境、逐渐枯竭的资源,我们如何获得更美好的未来?请看本文观点。 作者乔会君 (洪泰基金合伙人、洪泰智能创始人兼 CEO)编排小 煦因为工作的原因, 我经常与一些志在改变世界的人聊天。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但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让我们明天的生活更美好。我们经常会探讨一个问题: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拥堵的时候,我们希望汽车是会飞的;学习的时候,我们希望基础知识是可以被复制的;思念的时候,我们希望沟通可以随时随地;商务旅行中,我们希望天涯可以近在咫尺...也许很多人认为这些想法不切实际,遥不可及。但正是这些遥不可及的想法,一次次推动人类的进步。退回到 2000 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 14 年,乘坐的主要是牛车。秦始皇 5 次巡游都是乘坐马车,平均时速不超过 20 公里每小时,但当时已经有了对轨道的初步构想。今天,秦朝的轨木栈道已经变为现实,中国大地上,时速超过 300 公里的高铁日夜不休的奔跑。在硅谷,时速近 800 公里的 Hyperloop 胶囊列车也已经试验成功。 今天的人类,开始站在基本文明的地平线,遥望未来。那么,什么才是我们的未来?地球的生命距今 42 亿年,如果缩短为 1 天的话,人类的出现不过区区 16 分钟,工业革命也刚刚出现不到 2 秒。但就是这短短的 2 秒钟,我们对母体行星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已经接近 70%。面对着日益拥挤的环境、逐渐枯竭的资源,我们如何获得更美好的未来?为了更清晰的放眼未来,我们需要先回溯过去。为什么人类可以在如此短暂的时间殖民地球?我们看两张图片,一个是猿的大脑,一个是人的大脑。 两者在体积和构造上区别不大,但一个只能折断树枝,另一个可以造出原子弹。事实上,人类可以取得今天的成就,正是得益于我们大脑中的一些细小的变化,专业上我们称之为思维基质(substrate)的变化。这些思维基质的调整,产生了巨大的成就。而思维基质的变化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从猿到人,从折树枝到造原子弹,我们经历了 300 万年。今天,我们的思维基质再次处在变革的边缘,其导火索就是人工智能。换一种方法解释会更清楚:我们经历了 300 万年学会从折树枝到造原子弹,今天我们希望把这个学习过程灌输给计算机,让计算机来缩短这个进程。那么计算机需要多少年?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大脑生物神经元的激发频率为每秒 200 次,一台普通电脑的激发频率为每秒 20 亿次;信息在生物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为每秒 100 米,而在计算机中传输速度是每秒 3 亿米。 从 1997 年 IBM 的深蓝到今天 AlphaGo 完败李世石,我们仅用了 20 年的时间,就让一台机器的学习能力和单一智力超过了人类。按照这个速度,300 万年的进化过程放在机器身上,不会超过 100 年,也就是说今天的我们都有可能见证机器智力和创造力完全超越人类的奇点。2017 年会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元年,一系列真正智能的产品会在节能减排、智能家居、智慧医疗、体育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找到突破口,带动智能硬件的创新,推动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刻画我们新的未来。 无需置疑,在可见的未来,拥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会超越人类,可是否也会威胁到人类对地球的殖民权呢?没错,这是科学家、哲学家、伦理学家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1950 年,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1. 机器人不得危害人类,或者眼看人类处于危险而不顾;2. 在不危害第一定律前提下,机器人需要听从人类的指令;3. 在不危害第一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要保护自己。这些定律是否可行,需要时间的验证。无论如何,人工智能的列车依然来临,带领我们整个社会飞速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不仅有智能的生活方式、便捷的服务体验,甚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体系都将发生变化,比如货币的形态、支付结算交易体系、政府的管理方式、政治的存在形态等。今天的我们有幸感知到这个时刻,你选择作为看客还是置身其中?有时候,成功不一定是因为有更高的智商和情商,而是因为比别人更早的洞察到了机遇,并果断的抓住。有人抓住了互联网机遇,有人抓住了房地产机遇。一个成熟的经济体中,每 10 年左右都会出现一波新的机遇,谁能够抓住并置身其中,谁就会是新机遇的受益者。 NVIDIA 和 Xilinx 公司股票的飞涨,Intel 对 Altera 和 Movidius 的收购,已经明确表明巨头对未来布局的决心,也充分说明人工智能一定是重要战场,谁能提早布局、重兵布局,谁就有可能在未来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这样的爆发景象,不仅仅是十年的经济规律造就而成,事实上,人工智能是百年科技进化史的转折点。这样的机遇只留给两种人:科学家,以及掌握基础科学理论,并具备专业素养的投资人。洪泰智能跟随这个改变未来的机遇,成立了专业的投资团队。团队里有专业领域科学家,也有资深银行家,这样的组合在国内几乎找不出第二个。我们管理的基金专注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相关领域的算法研究公司、系统搭建企业、提供设备支持、扩展终端应用,最终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中国有着全球瞩目的消费市场和消费能力。近年来,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支持政策也在不断出台。2015 年 5 月 8 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 2025 》,指出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2016 年 5 月份,工信部、国家发改委根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联合制定《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印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贯彻落实。技术上,中国汇集了大量聪明的头脑,在某些算法上已经具备了国际水准。今年世界推荐算法的最高奖项——ACM RecSys,就首次由中国团队夺得金牌,得主就是来自阿里系的 YunOS。由于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热度不断发酵。计算机视觉领域和语音语义的分析理解领域,是目前国内最热的创业方向,而针对不同语言的处理是创新企业的突破点。 资本一直都在寻找宣泄的出口,一个成熟的市场每半年总需要有热点被追捧。而目前的人工智能领域,什么样的估值都能被市场消化,如何追捧也不为泡沫。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在此借用美国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的一句话。相信在这个时间点,抓住主宰未来的机遇,你我都可成就辉煌。 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洪泰帮」(微信号:AngelPlus001)。 文章内容: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ngelPlus洪泰帮」及其运营方立场。 文章图片:本文可能有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的情形,如涉及版权或其他民事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BP 通道: [email protected]投稿通道:简历通道:[email protected]你可以试试回复这些关键词:洪哥 | 泰哥 | 投资人 | 创业者往期内容推荐~行研报告~想要成为风口上的猪,先找到风口2030 年的人工智能与生活~洪·泰有话说~洪哥·泰哥的那些肺腑之言俞敏洪:创业时间可缩短,过程却不可跨越盛希泰硅谷演讲:硅谷的创业机会在于「嫁接中国」~观点·态度~掷地有声的观点,让脑力一起激荡新连接:经济结构性改革的新动力全球Fintech公司商业模式梳理 ~创业有知~有了这些知识,你不一定成功;没有这些知识,你一定不成功构建用户画像只需这三步CEO必get√的11种分析模型~洪泰新闻直达~记录洪泰重要时刻?舒缓2亿妈妈压力,大V店开出1亿元支票和一份朗读倡议书洪泰智能硅谷分部正式揭牌启动~来点生活~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创业者身体使用手册(上)-养护篇长按上面二维码,关注洪泰基金